分卷阅读52(1 / 2)

她手里。

“你毕业那年照的?”

“对。”

姜桡看着这学士帽,回忆自己的,记不清了,也是毕业好久了。

不过说起他的大学,都是颇有好感。

“我一直喜欢你们学校。”她说。

“为什么?”

“有一年我去你们学校,迷路了,碰上特别热情的在校生,不光给我们指路,还带我去了一个学院的联欢晚会,”她想想就笑,“元旦联欢,好像就是你们学院的。后来我每次想都觉得好笑,碰上了一群大好人。再后来每次见到你们学校毕业的人,都特亲切。”

姜桡说完,把相框摆回原位,细节控的她,还特地一定要角度都放得一模一样。

“我们院?”沈问埕在她耳后问。

细细微微的热意,还有他呼吸间的力度,都突然变得清晰。

“是吧。”她回答得心不在焉,像在说悄悄说似的。

好多年前了,细节早记不清了。

就记得他们人挺好的,还给了水,给了吃的。

沈问埕握着她的肩,让她调转身,两人面朝着面。姜桡微一抬头,下巴碰到他衬衫领,细微一划,像在心上划过去了。

“我就记得,是从楼侧面上的铁楼梯,进去了,一条走廊里都是学生,再进去是个大教室一样的,挂着过元旦的彩带。那是我第一次见大学的元旦联欢,还想,怎么和高中差不多。”

不过也不一样。高中时,联欢都是教室通明,那晚,大教室里倒是暗的。

“你们院的氛围挺好的。”她轻声说。

沈问埕的目光挺深的,眼仁黑得很沉,让人想到深潜时看到的黑礁石。

她见他不言语,不知他在想什么。

“你为什么没往下读?”她问。

“那时候,”沈问埕终于出声,慢慢地说,“想早挣钱,早出校园早走这一步。”

这话换旁人,不一定能感同身受。

姜桡没来由地心软又心疼,轻声说:“都说人一辈子的福是守恒的,早好了,晚年就弱,小时候吃多了苦,晚年福气就多。”

“你觉得我现在算早算晚?”他压低声音回。

挺普通的话,他带着笑音问的。平白添了几分烟火气。

“算……”

“我三十四。”他说。

她知道。姜桡想到陪沈问埕逛南京商业区前,不知他的年龄,从言谈举止来看猜他至少有四十开外。现在人保养得好,三十到四五十之间都像被划了个年龄盲区,猜不准的。

后来算出他的年纪,总是和这个人对不上。

沈问埕没给她发散思维的机会。

他的手从她肩上滑到腰上,往他身上带了带,本来就靠着他当年的办公桌,没什么多余的空隙,被他带到胸前时,更觉得空间窄。

他想亲她。

姜桡抬头,直直望到他眼睛里,轻声说:“那次你说请我来吃饭,就是来这儿?”

沈问埕点了下头,等着她说。

“那么早就想带我过来?”来他初创业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