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122(1 / 2)

于陈大人管。以后若是大家受了什么冤屈,无法平的,都可到庆川找大人。”

“对,这是喜事,咱们该替大人高兴。”最前面的老者站了起来,擦了擦眼角说,“恭祝大人升迁。”

其他人也连忙绽放出一个笑容。

陈云州看着眼前这一张张饱含不舍的笑脸,心中很是触动。我们广大的人民其实是最朴素,最实在的,只要你真心为他们做点什么,他们就会铭记在心,甚至是念你一辈子的好。

他扬起笑容,提高音量道:“谢谢大家送我。庐阳县衙的诸项事务我们已经安排好,现在正值春耕农忙之时,大家都回去忙自己的事吧,不用再送了,你们的心意我都领了。”

“大人先走,我们……送送大人。”

“对,大人,您先走,让我们送送您吧,就这一次了。”

郑深感慨地看着这一幕:“我为官十数载,第一次见此情况。大人,您真心待庐阳百姓,百姓也回以一片赤诚,这是您该得的,走吧,就让他们送送,就当是成全了他们这一片心意。”

陈云州点头,上前一步面朝百姓,拱手郑重行了一礼,转身回到了马车中。

车队重新启程,每走几丈远便能听到百姓们的下跪叩谢声。

“小的代表桥州流民感谢大人收留之恩。”

“草民谢大人帮小女报了仇,没让她死得不明不白。”

“多谢大人借粮,免了小人骨肉分离之苦!”

“祝大人身体康健,前程似锦。”

“祝大人一帆风顺,步步高升!”

……

一声又一声,诚挚真切,朴实无华却又令人动容。

直到车队驶离很远很远,都看不见了,他们这些人还站在路边,仰着头,望着车队远去的方向,轻轻挥着手。

虞书慧掀起帘子的一角,看着视线中越来越模糊的人群,深受触动:“秋碧,你说我离开京城,会有百姓十里相送吗?”

秋碧笑着说:“自然是有的。姑娘千金之躯,能送姑娘是他们的福分。”

虞书慧轻轻摇头:“不会的。即便有人相送,也是惧于权势或是看热闹,不会像对陈云州这样真心的。我有些明白皇兄为何会让我来庐阳看看了,这次真是不虚此行。若我大燕的官员人人都如陈大人这样一心为民,尽忠职守,何愁大燕不兴?何愁天下不太平?”

秋碧掩嘴偷笑:“姑娘当初还百般不情愿来呢,如今变成百般不情愿走了。依奴婢说啊,姑娘怕不是舍不得这庐阳,而是舍不得陈大人吧。殿下如此看重陈大人,若是姑娘有意,向殿下说一声,殿下肯定会成全姑娘的。”

“你个死丫头,竟然取笑你主子。”虞书慧俏脸一红,伸手就要打秋碧。

秋碧连忙装作求饶:“奴婢不敢了,姑娘饶了奴婢吧,奴婢错了,奴婢再也不敢了。”

主仆俩说说笑笑,打打闹闹,大半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。

因为队伍人比较多,还带了很多种子的缘故,车队行驶的速度并不快,没法在一天之内抵达庆川。

所以他们在望都峰扎营住了一晚上。

次日清晨,用过简单的早饭后,队伍继续启程。

中午,车队顺利抵达庆川城外。

早有衙役在城门口候着,见到陈云州的队伍立即上前迎接:“小的见过陈大人。杨大人猜测大人就是这几天过来,因此派小的在此恭迎大人,陈大人请随小的来。”